2025年2月11日,一则关于黄磊“半年未进厨房”的消息悄然登上热搜。这位曾以“黄小厨”人设圈粉无数的演员,自2024年末因综艺节目中的厨艺争议陷入舆论漩涡后,似乎彻底与厨房“割席”。据知情人士透露,黄磊不仅鲜少在家中烹饪,甚至多次被拍到携家人出入高级私人家宴场所,引发网友调侃:“‘黄小厨’改行当‘美食家’了?”
这场风波的起点可追溯至2024年《向往的生活》中的一系列“翻车”事件。节目中,黄磊的烹饪手法屡遭质疑:从“山楂锅包肉”的黑暗料理创新,到未煮熟的豆角导致宋丹丹食物中毒,再到“叙利亚烤鸡”的炭化现场,这些片段被网友剪辑成“翻车集锦”,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有东北网友痛心疾首评论:“这锅包肉的猪白死了!”而豆角中毒事件更是成为争议焦点——黄磊在试吃半生豆角后坚称“豆角太老有毒”,最终与宋丹丹双双上吐下泻送医,被网友戏称“用生命试毒”。

争议发酵之际,舆论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观众如陈赫般力挺,称“黄磊的菜充满家的味道”,但更多声音质疑其厨艺被过度包装。网友甚至将“黄磊做饭”与“向佐演戏”“孙莉跳舞”并列为“娱乐圈四大奇迹”,辛辣调侃背后是对明星人设泡沫的集体反思。更耐人寻味的是,节目嘉宾面对“黑暗料理”时的“演技”也成为话题——何炅的“绝了好吃!”与嘉宾们强颜欢笑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被网友戏称“吃的不是饭,是职场生存指南”。
面对舆论风暴,黄磊的回应显得云淡风轻。在2024年乌镇戏剧节期间,他坦言:“如果舆论能娱乐别人也是好的,我只要保持善意做事。”这番表态被解读为对争议的冷处理,但也引发部分网友不满:“既然享受了‘厨神’人设红利,为何不直面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争议早已超越单纯的美食讨论,演变为对娱乐圈人设经济的审视。黄磊曾出版烹饪书籍、推出厨具品牌,将“黄小厨”打造成商业IP,而今的翻车事件恰似一记警钟——当明星将生活技能转化为商业资本时,公众的审视标准自然水涨船高。

半年过去,黄磊的厨房故事仍在续写。有娱记拍到他在超市选购预制菜,网友调侃“连‘黄小厨’都向科技与狠活低头”;也有粉丝发现他在社交平台分享米其林餐厅打卡照,戏称“从掌勺者进阶为品鉴家”。这些细节或许印证了知情人士的说法:黄磊并非放弃对美食的热爱,只是选择以更安全的方式参与其中。而在近期采访中,他自嘲“现在只负责点菜”,言语间透露出对舆论压力的微妙妥协。

这场持续半年的厨艺风波,恰似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公众对明星“完美人设”的执念,也暴露了综艺节目为追求效果而牺牲专业性的行业痼疾。当镜头前的烟火气与真实厨艺产生割裂,观众的情绪从最初的猎奇调侃,逐渐转向对娱乐圈造星机制的深层反思。或许正如某位自媒体人所言:“我们嘲笑的从来不是一道失败的菜肴,而是精心编织的滤镜破碎时,那份猝不及防的幻灭感。” 而黄磊的厨房故事,仍在等待下一个篇章——无论是重拾锅铲的回归,还是彻底转型的洒脱,都将成为这个时代娱乐生态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