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学习 > 生活学习 >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融”观中国)

发布时间:2024-06-17 17:39:40来源: 15210273549

上海市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观众在AI绘画展示区驻足观赏。胥昆德摄(人民视觉)

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第四届消博会上,观众正在观看AI书法演示。杨 鹤摄(人民视觉)

人工智能(AI)创作,与传统创作模式有很大不同。训练AI,需要海量数据“喂料”;创作过程,会参照已有作品。这些“喂料”和“参照”是否涉及侵权?业界讨论颇多。

与这些讨论相伴随的,是AI侵权案件的增多——全国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AI声音侵权案”“AI‘文生图’侵权案”……这些都在提醒人们:要想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

AI创作侵权案例都有哪些特点?其生成内容是否应该受著作权法保护?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AI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全国首例”不断增多

今年4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原告殷某是名配音师,其录制的有声读物被北京某公司进行AI加工后,用于为消费者提供文字生成声音服务。由于被告并未获得合法授权,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5万元,并作出书面道歉。

事实上,AI创作的全阶段均存在著作权侵权风险。AI在研发阶段涉及训练数据的著作权授权问题,在利用阶段,则面临生成内容的作品属性判断、著作权归属等问题。

2023年11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刘某某“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曾引发广泛关注。该案中,法院首次认定只要AI生成图片能体现出自然人独创性智力投入,就应当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此外,由于AI生成内容与训练作品在创作脉络上具有一致性,AI生成内容还可能存在因风格模仿而产生侵权的问题。如梵高风格的图画创作、AI模仿知名歌手的歌曲等。这引发了各界对于风格模仿行为的讨论。

“目前法院受理的涉生成式AI侵权案件广泛涵盖著作权、人格权、数据权益等,基本上是新型案件,其中多件均为‘全国首例’。”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负责人颜君向记者表示,AI生成内容能否纳入著作权保护范畴,目前是各界争议的焦点,与此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增多,亟待各方关注。

“独创性”判断是关键

AI生成的内容,是否都能被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

“个案中AI生成内容所体现的个性化元素、创作者参与投入的贡献度、对创作要素的选择等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认为,只有生成内容能达到作品的“试金石”——独创性判断标准,满足作品的可版权性要求,才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拿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来说,涉案图片系原告使用生成式AI技术生成,从设计人物的呈现形式、安排提示词的顺序、设置相关参数等,均体现出原告的智力投入。

“原告在创作图片时进行了一系列审美选择和个性判断,体现出原告突出的个性化表达,达到‘独创性’判断标准,故原告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北京市公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柏念念补充道,那些缺乏人类独创性、完全由AI自动生成的内容则不应被认定为作品,也不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除了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和归属问题,实践中还有不少其他争议点。在张平看来,现行著作权制度以“人”的智力成果作为衡量标准,对于AI生成内容的规定还不够完备。与此同时,传统的侵权认定标准在AI创作场景下也面临适用难的问题,AI生成内容与既有作品可能存在“实质性相似”,但由于生成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难以通过传统的“思想—表达二分法”进行清晰判断,这也给司法实践带来新的挑战。

颜君补充介绍,在AI生成物保护方面,著作权法对此暂无明确规定;在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方面,相关权利及利益归属于AI技术的开发者还是实际使用者尚存在争议,有待于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明确指引;在司法保护的应对方面,目前还存在独创性认定、算法侵权标准认定、法律性质认定等尚未厘清的司法保护问题。

以保护促发展

AI生成内容的法律规制不仅与著作权人的核心利益密切相关,更事关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如何妥善平衡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考验各方治理智慧。

张平认为,总体来看,中国目前的生成式AI技术创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当给科技创新留出一定发展空间,采取开放包容的规范原则,适当扩大合理使用的解释范围。

据了解,国际上在这方面已有一定探索。部分国家的版权法在涉及AI创作的知识产权方面,设定了一些判断标准。比如,AI对已有作品的使用行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使用作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度、使用行为对原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等。总体而言,在有利于公共知识传播的情况下,对于不影响原作品的“转换性使用”,很可能会被认定为合理使用。

如何兼顾各方权益,充分激发AI创作活力?张平建议,首先,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范围和标准,加强对数据训练过程中的规范性管理;其次,探索建立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责任分担机制;最后,建立开放数据共享平台,鼓励数据的合理使用和授权,推动行业自律和多方合作,以促进AI创作领域的健康发展。

那么,企业平台、普通个人等AI使用者怎样才能在具体实践中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柏念念认为,人工智能平台应尽量完善内部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合规机制,如尽量采用通用、开放或获得合法授权的基础材料,并标识版权来源,尽量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个人在利用AI进行创作时,也应注意保存好创作物料,以免在后续维权过程中出现举证困难等问题。

“‘利益平衡’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它的精髓是通过法律权威,协调各方面冲突因素,使相关各方利益在共存和相容的基础上达到合理优化状态。”张平说,“AI创作的兴起,让传统知识产权规则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但这种挑战并非不可破解,关键是要明晰AI创作中各个环节的产权保护规范,形成相关各方的利益平衡和共享机制,以保护推动AI创作的发展。

生活学习更多>>

苹果可折叠手机iPhone Flip显示屏将更省电 有望成为顶尖折叠机 苹果iOS 19或将迎来重大界面革新 苹果开启无接口iPhone研发?最大障碍已扫清 招41人!衢江区事业单位招聘 南京市2025年事业单位 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拟招聘139人!宜宾应届毕业生国资专聘行动正在报名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025年应届毕业生公告 通州区2025年事业单位拟招聘224人 运城市中心医院诚聘英才 20个岗位60人,期待您的加入 洛龙区、孟津区发布 最新招聘公告 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 共计138人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 2025年度公开招聘公告(在职人员) 甘谷县中医医院2025年 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 TCL洗衣机再破行业天花板 发布会或将曝光洗衣黑科技,告别手洗 TCL C12K震撼上市,开启第四代液晶电视新纪元 TCL发布AI超级筒“大眼萌”Pro系列洗衣机 1.31洗净比 高铁1.5Gbps极速狂飙 辽宁移动携手中兴打造全国首条5G-A智算高铁 2025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国际机器人大赛对接推介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 全球首次,宇树科技G1机器人完成侧空翻!王兴兴,拟获表彰!俞敏洪曾称:王兴兴是个天才 “流浪”长达286天之后,两名美国宇航员抵达地球,滞留期“加班费”约人民币8300元 Boss直聘崩了!网友:突然就什么都没有了,刷新都没用 特步创始人“90后”长女出任公司CFO,曾获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 苹果:主力合约跌 2.66% 库存去库放缓 TCL新品电视来袭,终于告别烦人的反光了! 深圳TCL智能家庭科技申请门锁交互专利,有效提升门锁使用性能 北京这晚,站在孟子义旁边的卢靖姗,把人情冷暖体现的淋漓尽致 北京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启动环评,长59公里、设站16座 阅文集团2024年亏损2亿元,打造爆款“庆余年”“人世间”的新丽传媒成“吞金兽” 490余家单位提供2万余个招聘岗位 公开招聘!涉及机关、上市公司、学校! 科技日报社2025年度公开招聘7名应届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