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税活动 > 企税活动 > 宝马i3腰斩式降价上热搜,豪华车市场开始洗牌

宝马i3腰斩式降价上热搜,豪华车市场开始洗牌

发布时间:2024-06-08 09:11:50来源: 15210273549

任谁也想不到,“七折豹八折虎”的后面,会是“五折马”。

最近,#宝马腰斩式大降价#词条登上了热搜第一。据报道,北京、深圳多个地区针对宝马i3开启了五折促销,其中入门款宝马i3 35L终端售价17万多,较35.39万元的指导价几近“腰斩”,有销售人员表示进店还能谈。

 

值得一提的是,据销售人员透露,宝马i3卖17万元只是网络上的报价,通常需要办理五年以上的贷款,若是选择全款购车,裸车价在19万元出头,较指导价跌去近18万元。

与此同时,网络上曝出一张宝马车系降价对照图,图中显示宝马i3降价18.5万,宝马iX3降价17万,宝马i5降价13万,就连燃油车也没能幸免,在今年刚刚上市的全新宝马5系长轴距版,如今降价12万元出售,其他一些非主销车型,甚至能优惠二十几万。

 

对此,不少网友调侃道,“以前没钱买宝马,现在没钱,买宝马。”

对于宝马腰斩式降价的原因,业内多数人认为与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滑坡有关。

 

据宝马集团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集团在报告期内营收366.14亿欧元,同比下降0.6%,净利润为29.51亿欧元,同比下降19.4%。造成集团营收利润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华市场销量未达预期。

 

据统计,宝马集团一季度在华累计销售18.77万辆,相比2023年同比下滑3.8%,是宝马集团全球范围内唯一销量下滑的单一市场。当时,宝马官方说明在华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全新宝马5系在中国市场推出时间太晚(2024年2月份)。

 

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因为全新宝马5系推出后并没有取得预期成绩。据懂车帝平台发布的销量数据,宝马5系在3、4月份的销量都没有超过5000台,与去年12月的13083台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在3·15晚会上,央视记者重点关注了宝马530Li车型传动轴异响问题,只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

 

除了宝马的自身原因,步步紧逼的国产新能源车才是悬在宝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先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开启新一轮价格战,高喊“电比油低”的口号,后有小米、理想、鸿蒙智行等新锐品牌在豪华车市场动作频频,小米SU7、理想L6、享界S9等众多重磅新车,给汽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宝马这次腰斩式降价,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这一轮电气化产业变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面临大洗牌的格局。对于汽车产品,只有技术才能决定价值,单靠品牌情怀很难撑起高溢价,一旦褪去豪华的外衣,与自主品牌贴身肉搏,难免攻守易势。

企税活动更多>>

幼儿园免费?别做梦了,但我可以教你如何省下一大笔钱! 元PLUS就像一位忠实的伙伴,默默陪伴着我 领克最快2026年底登陆澳大利亚市场 或悬挂极氪品牌标识销售 3000元出头,选i5-1340P笔记本,还是Ultra5 125H笔记本? 如何利用DEEPSEEK与新能源行业结合:解锁未来能源的无限可能? 一汽-大众陈彬:1月1日-2月2日三大品牌销量140400辆 蔚来创始人李斌近日透露了蔚来的产品规划,对2025年的战略部署。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版评测:性能与操控的完美结合 晒59㎡二手房改造,老婆非要隔出一个衣帽间,邻居看后照搬回家! 重庆全面取消限售!房价会涨吗?核心数据深度解析 中国房产行业未来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2799元512G大存储!红米K80深度体验:这三个优点让我放弃小米13 从4999跌至2549元,2K屏+骁龙8Gen3+无线充电+IP68,魅族清仓了 网友集体呼吁:希望小米15 Ultra能参加国补优惠 推荐五款性价比最高的iqoo手机 比亚迪即将发布智能化战略:该如何落地?自研路线能否持续领先? 比亚迪全球第四、全球第二!引领中国汽车放眼全球、全力出海 丰田生产系统的软实力——Yokoten、Nemawashi等 由外到内全面进化,新一代丰田RAV4/威兰达蓄势待发 论技术,先看吉利,它已经是NEXT LEVEL了 宝马Carplay还要半天才连上? 跟着视频来,保姆级教学 2025 款宝马 M5 评测:静谧的奢华 三星 Galaxy S26 系列可能重新启用自家 Exynos 处理器 “全栈AI”赋能冰雪盛会 联想以智能、绿色、人文护航哈尔滨亚冬会 买新能源汽车纯电、插混、增程到底怎么选,业内人早已一语道破! 广汽“新掌门人”,有怎样的使命? 骁龙7s Gen2和骁龙7+ Gen2:日常使用的“理想型”选择 够强!华为Pura 80系列曝光!原生鸿蒙系统加持,性能飙升30% 曝REDMI将发布旗舰芯小屏平板:LCD屏幕+7500mAh 三星 Galaxy Z Fold 7 新消息:重大升级与潜在争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