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宁区武夷路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之一,“新象限·武夷”于日前焕新亮相,从老旧厂房蜕变为开放式产业园区,项目已引入诸多特色商业业态,以及人工智能、文化创意领域的高能级企业。
有历史底蕴,也有活力新意
“新象限·武夷”为仪电集团下属“上海第四电表厂”旧址,位于武夷路155号,占地面积377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5幢建筑组成,是集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开放式产业园区。行至现场,记者就被融合现代简约和海派风情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A栋为项目最高层的建筑,共6层,记者来到一层看到,咖啡、甜品、日式料理、小酒馆、宠物咖啡等商业业态已相继入驻,部分店铺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该建筑体东南面底层设计成架空形式,释放出4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空间。未来,这里也将成为开展音乐会、快闪联名等活动的“打卡地”。
在建筑体上方相连的2层空间里,设计了挑空的“水晶盒子”,由玻璃和钢结构组成,在街角极为亮眼,抬头就能看到;5—6层建筑外侧设计了露天阳台,使高楼的视觉效果更为缓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A栋顶部以电路板为元素,留出了一处小巧思,巧妙呼应了“上海第四电表厂”的历史。
“新象限·武夷”靠近武夷路153弄通道,项目将通道优化为纵深方向的开放空间,可供行人漫步、港湾式停车及开展活动等,这一空间也将在未来为B栋和C栋的使用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用主动退界的方式,为D栋与E栋加入骑楼设计,让渡现有房屋内部空间,形成人行慢通道,实现人、车、非机动车分流,有效改善街区慢行环境。
紧邻项目的利西路239号,目前作为园区的招商中心,部分空间被用作展示功能,当前正在举办“上海硅巷 仪电之光”主题展。项目的“前世今生”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和图片呈现,“亚”字牌灯泡、各种型号的万用表等老物件让人仿佛回到当年,展厅中间区域的沙盘模型立体呈现了项目的各个区域。
下足“绣花”功夫,激活街区空间与潜能
“新象限·武夷”产权归属于上海市属国企之一的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现由上海仪电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华鑫物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鑫物业”)委托经营管理。在长宁区政府的指导下,华鑫物业以国企责任担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用实际行动描绘“共建、共享、共赢”的美好景象。
2021年6月,“新象限·武夷”正式开工,华鑫物业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法宝”,借力“红色引擎”跑出项目“加速度”。期间,党支部与区有关部门、属地街道等开展紧密的党建联建,结合项目定位、群众需求等方面推进“新象限·武夷”的城市更新。
园区的D、E栋建筑紧贴约5米宽的武夷路153弄通道,考虑到该通道在疏解周边交通压力、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起到的重要功能作用,并且也是幼儿园上下学的重要通道,华鑫物业在项目D、E栋建筑沿街面施工过程时,本着“安全第一,方便邻里”的原则,在多方征询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定制规盘扣脚手架,将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华鑫物业还坚持“施工到哪里,脚手架建到哪里”的原则,沿街脚手架来来回回“3拆3建”,虽然施工繁琐,但方便了周边的居民群众。此外,在区建管委、区虹桥办、江苏路街道、华鑫物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武夷路153弄通道的路面重新铺设沥青,两旁居民建筑立面全面修缮粉刷,小弄堂焕然一新。
沿幼儿园一侧建筑立面,在改造方案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幼儿园儿童安全与隐私、增强视觉效果等因素,对外立面空调外机进行移除;减少开窗面积,仅预留了满足消防排烟、通风等要求的功能性窗;立面涂料选用无机涂料等环保材料,避免后续高空坠物等安全隐患,提高幼儿园师生日常教学的安全性、隐私性。
两年多的时间里,华鑫物业“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受到多方称赞。“耗时久一点、钱多花一点都没关系,我们是大家的‘老邻居’,施工过程的安全度和周边群体的满意度更为重要。”华鑫物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原为上海第四电表厂的旧厂房,见证了中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历程,也承载了武夷路的历史变迁。“新象限·武夷”是华鑫城市微更新品牌“新象限”在内环内的标杆项目,这处开放包容的空间将带领大家回顾仪电集团的百年历程,并助力长宁建设“静雅武夷”美丽街区和“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接棒“上海第四电表厂”创新转型,“新象限·武夷”以“原点”为“起点”,让“仪电之光”再现此地。目前,项目已吸引长宁区重点企业西井科技、法国领事馆文化处等入驻。后续,将继续引进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致力成为长宁区科技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