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春天进发,每一步都是对未来的厚积。
2月24日,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在东莞召开,与会代表深入探讨、找准方向、凝聚共识。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是广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民营经济以仅占全省5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民营经济于广东而言,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追“新”逐“质”的征程上,民营企业被赋予厚望、委以重任。
逐“数”奔腾,向“新”而行,企业才会活力满满。金羊网资料图
高规格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就是要在一年开头的时候把民营经济的重点工作明确下来,把重点任务敲定出来,让民营企业看到方向、增强信心,引领全省上下民营经济踏“春”而行、一路高歌。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在广东有着特殊意义。在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有6个属于传统产业范畴。产量居全国第一的广东160多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于传统产业。守住实业,一个关键是与时俱进。无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的重要支撑。在这场大会上,“数智化转型”高频出现,传统产业企业如何升级跃迁,成为与会各方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一信号,为广东传统产业进一步廓清了前进路径、统一了共识。
逐“数”奔腾,向“新”而行,企业才会活力满满。一个个民营企业在岭南大地拔节生长,细看那些影响世界的民营“巨头”,无不把创新牢牢抓在手上。比亚迪用16年完成了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的壮举;华为用10年走过了欧美30年走过的路;优必选创办11年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广大民营企业家更加认识到,坚守主业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在时代变迁、发展变革中自我迭代、主动“进化”,将主业优势延伸至新兴领域。手心里攥着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向产业链中上游挺进,当好各自擅长领域的“链主”。
“创新”一词,成为大会的“热词”。比如,多位企业家不约而同提到,企业始终对新技术、新趋势、新工具的发展保持关注。水宽则鱼跃。企业更加“钟情”创新,拥有一个更加自由灵活的创新空间尤为重要。广东民营企业聚集,创业者云集,民营企业面临的发展困难也千差万别。何以解忧?唯有更“优”!多措并举提升地方服务民企发展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广东不断厚筑自身优势。近年来,广东各级工商联、各行业协会商会等延伸服务触角、做强服务矩阵,持续激发民企发展活力,为广东民企壮大赋能增效,作用明显。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抓大,也不放小。广大中小微企业活跃在不同领域,对营商环境的评价也往往体现在不同的细节处,这就需要更多的“量体裁衣”,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服务举措,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抓实抓细,让民营企业对贴心服务时时可感、触手可及。
俯下身、沉下心,才能把营商环境之“优”彰显在细节处。全省上下当紧跟市场需求,围绕民企期盼,发挥好“有形之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引领带动大型民企、新兴产业领航,中小企业“上链入群”,从根本上形成政企合力共为、共赴未来的崭新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民企不可缺位、责任在肩。广大民企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各自擅长领域奋勇争先,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画卷上写下属于奋斗者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