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学习 > 生活学习 > 特斯拉是怎么跌落神坛的

特斯拉是怎么跌落神坛的

发布时间:2024-04-25 22:13:36来源: 15210273549

股价下跌,交付量下滑,全球裁员,曾经被供上神坛的特斯拉风光不再。有分析师认为特斯拉二季度汽车交付量恐延续颓势,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最成功的汽车公司之一,特斯拉正慢慢跌落神坛。进入2024年,特斯拉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在股价大跌后,又曝出裁员1.4万人的消息。一直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特斯拉究竟是怎么跌落神坛的?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交付量下滑、全球裁员

特斯拉跌落神坛?

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发布了一封致全员的电子邮件,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0%以上,以削减成本,提高生产率,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做准备。也就是说,特斯拉将裁员1.4万人。裁员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再次下跌超过5%,市值蒸发逾300亿美元,距离巅峰时的市值,特斯拉当前的股价损失过半。

比裁员消息更早到来的是交付量和利润的下滑。特斯拉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业绩显示,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8.5%至38.68万辆左右,是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环比下降幅度则超过20%,创下过去5个季度的新低,且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4.9万辆。还有分析预测,二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恐怕会继续下滑。

比交付量下滑更早出现的是利润的下降。财报显示,2023年,特斯拉出现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利润下降,其中,2023年四季度利润大降40%。2023年,特斯拉每股收益为3.12美元,较2022年创纪录的4.07美元下降了23%;在调整后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盈利(EBITDA)为166亿美元,较2022年的192亿美元下降了13%。虽然特斯拉仍是单车盈利最高的新能源车企,但利润的大幅下滑仍昭示着其正在陷入危机。

就在交付量下滑、利润下降、股价下跌、全球裁员1.4万人种种负面消息传出之际,特斯拉还曝出高管集体离职的消息。4月15日,特斯拉高管德鲁·巴格利诺和罗汉·帕特尔宣布将离开特斯拉。其中,巴格利诺离职前的职位是动力总成和能源工程高级副总裁,是马斯克的核心副手,也是特斯拉最早的员工之一,已在特斯拉工作18年。对于此次高管离职,投资顾问公司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营运点投资顾问)首席投资官迈克尔·阿什利·舒尔曼表示,这表明特斯拉在主要增长阶段遇到了严重阻力,他认为这是比裁员“更大的负面信号”。

需求放缓、车型更新慢等因素降低竞争力

对于一季度效率的下降,特斯拉归结为Model 3焕新版的生产处于爬坡阶段,红海冲突导致物流受阻,以及柏林超级工厂纵火案造成的工厂停工,这些因素均影响了产量和交付量。不过,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伊曼纽尔·罗斯纳指出,特斯拉一季度产量为43.3万辆,产销差近5万辆,这显示,除了已知的生产瓶颈之外,特斯拉可能还存在严重的需求问题。

当前,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电动汽车需求放缓被认为是特斯拉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美欧市场,这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企遭遇了很大挑战。有分析认为,基础设施薄弱和混动车型挤压是美国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两大制约因素。早在去年四季度,美国电动汽车增长就出现颓势,同比增长从三季度的49%下滑到40%,也低于2022年同期的52%。特斯拉首先受到需求萎缩的冲击,导致销量下滑的同时,股价也大幅下跌,各种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今年3月,美国能源部和环保署分别发布新的汽车行业相关标准。其中,美国能源部宣布放宽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允许汽车制造商不再执着于大规模生产纯电动车型,放缓了汽车电动化脚步。美国环保署公布的《2027~2032年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型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无论是限排目标实现时间,还是鼓励车型采用方面,都没有给予汽车电动化转型更多鼓励和支持。美国J.D.Power负责电动汽车业务的副总裁伊丽莎白·科瑞尔表示,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问题已经让购车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连续5个月下滑。现在,只有23%的购车人表示很可能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去年9月,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宣布将燃油车禁令实施时间从2030年推迟至2035年。欧美放宽对燃油车的限制,直接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价格战”争夺中,特斯拉的竞争力正在减弱。一方面,特斯拉在这场“价格战”中,一直引以为傲的优势不再。富国银行的分析师Colin Langan表示,特斯拉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曾经强劲的增长能力已不再,多次降价以刺激需求,但收效甚微,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所以特斯拉选择另辟蹊径,就在中国的一众竞争对手降价争夺市场之际,特斯拉宣布自4月开始上调美国和中国市场的相关车型售价。这被认为是其促进3月销量的一种手段,但可惜的是这种“紧迫营销”并未奏效。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面临一众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冲击,其车型出现老化问题,且缺乏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市场份额必然会被更有创新精神的其他品牌挤占。从量产交付至今,特斯拉只推出4款车型,在这4款车型中,Model 3和Model Y是绝对的销量担当,除此之外,新车型的开发却迟迟未能落地。相较于中国造车新势力不断加快的产品迭代步伐,特斯拉竞争力下降成为必然。标普全球旗下汽车研究机构S & P Global Mobility也在报告中指出,如果没有更有竞争力的车型,仅靠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预计到2025年将跌至20%以下。

技术领先优势减弱 Model 2肩负重任

“我们正在开发汽车、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一些最具革命性的新技术。”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仍在加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进速度,以挽救颓势。他还透露,将在今年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产品。特斯拉希望以此重振投资者信心。

不过,挽救颓势并不容易,因为把特斯拉推上神坛的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创新正在褪去光环。一直以来,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特斯拉FSD辅助驾驶系统分为AP、EAP和FSD三个类别。其中,AP为最基础版本,免费且是标配,在中国市场可以使用;EAP为增强辅助驾驶,在AP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机召唤、自动泊车、NOA等功能;FSD主要功能包括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基于导航路线的)城市道路自动转向等,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现在,FSD仍被寄予厚望,认为如果能在中国等更广阔的市场使用,或对其提振销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业内专家也提出质疑,随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量产的加速,在争议中前行的特斯拉智能驾驶功能究竟还能保持多久的竞争力?“随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特斯拉的很多智驾功能优势都没那么明显了,这也是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某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家坦言,从诞生之初就被贴上科技、智驾标签的特斯拉,这几年技术迭代速度明显放缓,最终难逃被更具活力的中国车企分割市场份额的命运。

除了辅助驾驶功能,特斯拉曾经率先应用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超级快充,甚至直营模式等,也都被其他企业玩出新花样,特斯拉在这些方面的领先优势在不断减弱。目前,一体化压铸技术已经成为很多造车新势力的量产技术,800V快充也让特斯拉的超级快充不再“一骑绝尘”,直营更是被众多造车新势力的“与客户共创”等更贴近消费者的理念超越。同时,特斯拉自研电池等技术量产的步伐在放缓,重重因素叠加,导致特斯拉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领先优势不断减弱。

在光环愈加暗淡之际,售价更低的Model 2被认为是特斯拉提升市场销量的救命稻草。马斯克曾透露,Model 2车型将在保证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基础上,价格下降到Model 3的一半。如果Model 2的售价真的能下探到10万元左右,对消费者来说的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其品牌形象是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生活学习更多>>

苹果可折叠手机iPhone Flip显示屏将更省电 有望成为顶尖折叠机 苹果iOS 19或将迎来重大界面革新 苹果开启无接口iPhone研发?最大障碍已扫清 招41人!衢江区事业单位招聘 南京市2025年事业单位 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拟招聘139人!宜宾应届毕业生国资专聘行动正在报名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025年应届毕业生公告 通州区2025年事业单位拟招聘224人 运城市中心医院诚聘英才 20个岗位60人,期待您的加入 洛龙区、孟津区发布 最新招聘公告 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 共计138人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 2025年度公开招聘公告(在职人员) 甘谷县中医医院2025年 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 TCL洗衣机再破行业天花板 发布会或将曝光洗衣黑科技,告别手洗 TCL C12K震撼上市,开启第四代液晶电视新纪元 TCL发布AI超级筒“大眼萌”Pro系列洗衣机 1.31洗净比 高铁1.5Gbps极速狂飙 辽宁移动携手中兴打造全国首条5G-A智算高铁 2025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国际机器人大赛对接推介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 全球首次,宇树科技G1机器人完成侧空翻!王兴兴,拟获表彰!俞敏洪曾称:王兴兴是个天才 “流浪”长达286天之后,两名美国宇航员抵达地球,滞留期“加班费”约人民币8300元 Boss直聘崩了!网友:突然就什么都没有了,刷新都没用 特步创始人“90后”长女出任公司CFO,曾获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 苹果:主力合约跌 2.66% 库存去库放缓 TCL新品电视来袭,终于告别烦人的反光了! 深圳TCL智能家庭科技申请门锁交互专利,有效提升门锁使用性能 北京这晚,站在孟子义旁边的卢靖姗,把人情冷暖体现的淋漓尽致 北京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启动环评,长59公里、设站16座 阅文集团2024年亏损2亿元,打造爆款“庆余年”“人世间”的新丽传媒成“吞金兽” 490余家单位提供2万余个招聘岗位 公开招聘!涉及机关、上市公司、学校! 科技日报社2025年度公开招聘7名应届高校毕业生